重庆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,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,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。距今约2~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,已有人类生活在重庆地区。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,巴人以重庆为首府,建立了巴国。极盛时期巴国疆域“东至鱼复(今奉节县一带),西至道,北接汉中,南及黔涪”,以原重庆市为行政中心,管辖川东、陕南、鄂西、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。自秦汉以来的历朝历代,这一区域多数时期为一个统一的行政辖区,其行政中心设在原重庆市。重庆古称江州,以后又称巴郡、楚州、渝州、恭州。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,重庆始简称“渝”。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、后即帝位,自诩“双重喜庆”,升恭州为重庆府,重庆由此得名,距今已有800余年。1891年重庆对外开埠。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。抗战时期,重庆曾为国民政府陪都,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,重庆仍为直辖市。建国初期,重庆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,是西南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为中央直辖市。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后改为四川省辖市。1983年重庆率先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,永川地区八个县并入重庆市,实行计划单列,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。1992年辟为沿江开放城市。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庆市代管万县市、涪陵市和黔江地区。1997年3月14日,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,撤销原重庆市,设立重庆直辖市,管辖原重庆市和万县市、涪陵市、黔江地区。